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助力大壩安全監測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正確的評估大壩的健康狀況,對于水壩能否正常運營至關重要。大壩運行的安全與否關乎國家與百姓利益和安全,大壩出現安全隱患將造成人民財產的巨大損失,為確保大壩能夠更好的發揮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大壩水電站需要按周期實施垂直位移監測,提供垂直位移變化數據用于大壩運行狀態分析,以便從根本上保障大壩工程的安全可靠運行。
某客戶庫房現有其他品牌電子水準儀,但在壩體的震動區域無法測距,因后期沒有相應的廠家技術支持,購買后一直未真正投入使用,同時也有很多的應用難題尚未解決。
1、“高差大,讀數太累!我們以前的光學水準儀讀數太吃力了!”
我們知道水壩的控制點是在遠離壩體的穩固位置,測量時需要將控制點引入壩體監測現場。所以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水準控制點位于保護房樓上,測量人員將控制點往壩體引測的過程中,在房屋樓梯這種高差大的環境中測量是非常吃力的。用戶看到就感慨說:“以前的光學水準儀讀數太吃力了。”
因為每個測站尺承都為預埋尺承點,每站水準尺位置固定,因此能否順利完成大高差的水準傳遞把高程從基準點引到壩面監測點是客戶關心的主要問題。
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最小視距為1.8m,采用Z字型架站避免視距小于1.8m無法讀數的情況,同時徠卡LS15圖像測量&自動對焦的方式在大高差環境不用再彎腰踮腳,短距離采用自動調焦的方式也比以前光學調焦形式快很多。
2、“震動過大,以前難以觀測!現在終于可以用上電子水準儀干活了!”
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了解到客戶有很多型號的水準儀,但在實際生產中還是在使用光學水準儀讀數和卡西歐計算器記錄并實現限差控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發電機組上方的壩體因為震動,以前使用電子水準儀一直無法讀數;本次我們拿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進行測試,發現震動區域使用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讀數完全沒有問題,客戶對此很滿意:“終于可以上電子水準儀干活了!”
3、“夜晚工作,也能讀數?”
本次測量用戶從高程起算點(大壩一側住宅區中)測到壩面,由于當時正值盛夏,白天測量怕測量員中暑,同時天氣炎熱也不利于高等水準測量的精度,水準測量從傍晚開始。
通常我們進行水準測量都需要用過目鏡尋找水準尺再精確瞄準,時間長了也會視覺疲勞,看不準水準尺,特別是在夜晚,觀測條件較差不容易照準水準尺。
徠卡LS15配備有廣角相機+自動對焦,不需要彎腰低頭通過目鏡觀測,只要通過相機在屏幕上照準水準尺,輕輕按下測量鍵就能快速完成測量,使得測量更加輕松、準確;更值得一提的是徠卡新一代LS15電子水準儀在昏暗條件下的適應性更強,3.6英寸彩色觸摸屏上找到目標水準尺一目了然,在屏幕上看清水準條碼尺就能完成讀數,夜晚的工作效率絲毫不亞于白天。
“夜間工作也可以順利讀數,終于不怕夏日白天的酷暑了”,用戶如是說。
4、“數據后處理,一下就搞定了!”
我們還有配套的沉降監測后處理程序,對于沉降線路的項目管理、沉降曲線圖、沉降報表以及數據加密等等客戶需求的功能模塊,應有盡有,客戶使用我們沉降監測程序測量完之后,一鍵即可導入數據,并進行完善的分析,讓沉降監測工作事半功倍。
用戶反饋
用戶只用了短暫的時間熟悉就掌握了徠卡LS15基本操作,在測試前先進行了i角的校準,以前 客戶使用光學水準儀居多,不熟悉電子水準儀的使用方式,打開i角校準界面后,圖片加文字解說的操作界面讓客戶馬上找到了以前校準光學水準儀的方式,客戶高興的說:“這和我們光學水準儀是一樣的校準方法!”
通過演示,客戶對徠卡LS15的0.2mm/km精度很認可,可以大大增加高等級水準測量通過率;對圖像測量自動對焦的測量模式也很認可,可以降低困難觀測條件下人肉眼讀數不便以及長時間觀測帶來的疲勞感,同時在昏暗條件下也能正常測量。
更多相關
中海達iBoat BS15無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平臺
中海達iBoatBS15無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水面平臺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化、智能化作業正深刻變革著傳統測繪與海洋工程領域。在廣闊而復雜的水域環境中,中海達集團推出的iBoatBS15智能...
公路路面病害智能巡檢系統及解決方案
隨著我國公路網絡,特別是高速公路里程的持續增長,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化、精細化養護管理的需求。公路路面病害智能巡檢系統應運而生,它代表了基礎設施養...
從各地“十三五”規劃看新型基礎測繪建設
“十三五”時期是推進新型基礎測繪建設的關鍵時期。2015年,國家測繪地信局提出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并將其寫入《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經國務院批復,以國函〔2015〕92...
天賬號難求?帶你了解_中國移動cors賬號
移動CORS賬號,也叫中國移動"OnePoint"高精度定位產品,是中國移動依托全國站址資源優勢,建設的一張全球站點規模大、選址優、制式新的高精度定位網,可在除港、澳、臺及少數無人...
伽利略停擺之時,千尋位置如何實現它的“復活”?
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停擺”長達一周,而一家中國科技公司用了48小時就“幫助”伽利略系統“恢復”廣播星歷,從而讓有需要的用戶正常使用伽利略衛星導航,這背后體現的是利用互聯網播發的北斗精準時空...
DJI 大疆發布Mavic 3 Classic旗艦影像點亮創作靈感
DJI大疆正式發布DJIMavic3Classic,以旗艦影像點亮創作靈感,聚焦大作光彩。Mavic3Classic以其在影像素質、飛行性能、智能功能等多方位的出色表現...
無人機應急測繪成績顯著
從前段時間召開的全國應急測繪保障工作暨國家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實施啟動會上了解到,“十二五”以來,全國應急測繪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供了及時有力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受到...
GPS不再是唯一選擇,北斗三號衛星體系即將建設完成
古有司南,今有北斗。 衛星導航定位市場長期被GPS等國外企業壟斷的情況下,國產自主研發的北斗三代導航衛星將迎來“全球時代”的關鍵時刻。 而說到北斗導航系統的國產化替代之路,少不了孫家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