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GeoMoS CH自動化監測系統在深圳地鐵1號線西鄉站的應用
深圳地鐵1號線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第一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8日通車試運營,二期工程(西延線)于2011年6月15日通車試運營。1號線東起羅湖區羅湖站,途經福田區和南山區,西至寶安區機場東站,呈L型西北到東南走向。1號線一二期工程線路總長40.979千米,共有30個站點,2018年7月20日,深圳地鐵1號線全天累計運送旅客142萬人次。
前海鐵石片區補水工程將在地鐵西鄉站上方進行,進行基坑開挖,可能會影響地鐵站臺以及隧道的安全運行,需對地鐵隧道和站臺進行安全監測。
該項目采用徠卡GeoMoS CH地鐵自動化監測系統。徠卡GeoMoS CH自動化監測系統,可以實現全天候的實時監測,避免了監測外業與地鐵運營及維護工作的互相影響,保證了監測工作的連續性和及時性。并且可以靈活的調整監測頻率,不受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數據采集系統由2臺徠卡TM50型測量機器人全站儀和若干監測棱鏡組成,分別負責左線和右線的監測。監測區域單邊約100M,每6M布設一個監測斷面,左線和右線各有16個斷面,每個斷面分別于兩腰、軌道板兩側、頂部各布設一個棱鏡進行監測。
徠卡監測機器人TM50架設在變形區域的中間的隧道管片上,供電由隧道內220V交流電直接接入。在監測區域外兩端,選取12個的穩定點作為基準點,實時校核監測機器人TM50全站儀的位置,監測點用專用小棱鏡安裝,棱鏡根據視線長度及角度,調整合適的角度。監測點布置每一個斷面上,斷面布置5個棱鏡,安裝時需注意錯開棱鏡位置,避免視線重疊即小視場現象。
徠卡GeoMoS CH自動化監測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測,克服傳統人工測量方法的不足,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實時進行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報表輸出及提供圖形分析等,真實直觀反映點位變化。
遠程監控,自動預警,保證了人員安全。
在短時間內同時獲取監測點位的空間三維坐標, 快速準確,為地鐵提供了實時的安全運營保障。
特別的小視場角技術,可達9.4’,準確測得每個監測棱鏡,排除測錯風險,準確可靠。
徠卡自動化監測系統將自動完成測量周期、實時評價測量成果、實時顯示變形趨勢等智能化的功能合為一體。地鐵運營期期間獲取真實、完整的隧道結構變形數據,且系統運行穩定,監測精度高并滿足規范要求,整套系統降低了勞動強度,降低了安全風險,具有推廣價值和使用價值。
更多相關
繼2019年RTK大單后,又發貨1000臺!南方測繪再次拿下印尼國土資源部大單
為了滿足印度尼西亞土地局提升土地認證的效率 印尼再次全球采購大批RTK 2020年4月 南方測繪再次拿下1000臺的RTK訂單 在當前這個特殊的時期下 20天的時間內 生產基地迅速完成...
自然資源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提供54、80坐標系測繪成果
自然資源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提供54、80坐標系測繪成果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向社會提供1954年北京坐標系和1980西安坐標系基礎測繪成果...
科力達K5 RTK測量系統項目應用
雖然科力達GPS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還能為更多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更精確的坐標、更優越的測量儀器體驗。 此次,以科力達K5RTK測量系統為例,看看科力達儀RTK在...
南極測繪科考事業發展紀實
南極是人類認識最晚的一塊大陸,被稱為第七大陸,以其神秘、圣潔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國先后在這里建立了眾多科學考察站。作為極地科考的后來者,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自上世紀...
新春路上的測繪現場
根據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工作安排,大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在“旅順新港、長興島、鲅魚圈”水文站開展高程測量工作。春節前夕接到水準測量任務后,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精密工程測量中隊水準組的測繪隊員們,驅...
中國GIS軟件發展的必經之路是驅動創新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做了題為《創新驅動 中國GIS軟件發展的必由之路》的報告。報告回顧了我國GIS軟件創新發展歷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
第三極立體觀測布下“天羅地網”
“監測第三極水循環,除了跟蹤氣溫、濕度、氣壓,降水、風速等傳統氣象要素外,還需要通過測量大氣水汽中氫和氧穩定同位素比率來獲得更多關于水循環的信息。”第二次青藏科考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表示,科考隊這...
中緯ZT10/ZT10R互聯網+全站儀
海克斯康集團旗下測量儀器品牌:中緯,與兄弟公司徠卡的測量技術互通,在2017年第四季度推出全新的ZT10R/ZT10全站儀。 此款全站儀仰仗其全...